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 文化创造的具体要求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63586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30日,为了纪念老舍《茶馆》发表60周年、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国内首部四川话版《茶馆》在京首演。

四川话版《茶馆》一开演,就收获了观众的掌声。60年前的1957年,老舍的《茶馆》用简练的语言、简练的动作描写,把一个跨度50年、3个时代的故事留在了中国话剧舞台上。从人物、台词上看,四川话版《茶馆》极大地还原了老舍的剧本。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老舍创作《茶馆》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四川话版《茶馆》的剧组查阅了许多成都茶文化的文献资料,对《茶馆》的演出处理,是在继承中寻找探索,没有沿袭老一套,这让剧本的内容更加生动。在四川话版《茶馆》中,有四川各地方言,演员原汁原味的表演丰富充实着茶馆里的市井气息,除方言外,一些川剧特色和四川元素也体现在该剧的表演和舞台布景之中。

四川话版《茶馆》借助先进的舞台技术和高超的表演艺术取得了成功,为中国戏剧人传承经典,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舞台艺术精品。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四川话版《茶馆》的成功对我国文艺创作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批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在荧屏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唱响英雄主义赞歌,有力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些纪录片兼顾大历史观与国际视野,通过大量国内外历史影像、文物、档案,大批战争亲历者的回忆,知名专家的解读以及国际上一些亲历者、研究者的讲述,还原了那场战争的真实面貌,使观众对于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本质以及取得胜利的关键;有力地批驳和澄清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构、歪解和诋毁。

历史与现实承接,现在与未来贯通。在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们用心、用情、用功,锻造“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为时代聚力、为民族铸魂。《英雄儿女》的摄制组在一个月内,行程约2万千米,近百人分8路在10余个省市采访101位志愿军老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摄制团队历时一年在国内外调研,首次公开的影像画面,拍摄的百余件文物都凝聚了主创的心血……与此同时,创作者立足当下,着力创新纪录片电视语言,并以融合传播的方式扩大受众面,在新媒体平台引发观众共鸣,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观众自发抒写对英雄的缅怀、对祖国的深情,增强当代中国人对历史、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阐述拍摄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对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叫好又叫座”对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启示。
(3)就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列出两个评论要点。
2021-03-12更新 | 29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部让地球“流浪”的电影《流浪地球》引发观影热潮,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该影片设想太阳某一天发生灾变,将烧毁地球,人们将地球装上发动机变成宇宙飞船,带着家园、带着地球一起去流浪,而没有像好莱坞科幻电影那样逃离地球,契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影片承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家园的传统,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气度,同时又吸纳现代文明成果,使之内容丰富多彩;影片在构思、表现手法和拍摄技术等方面借鉴了好莱坞等西方经验,但又不照搬照抄,而是把中国的“道”与西方的“术”有机融合,以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绚丽、震撼的视听效果,使观众耳目一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电影《流浪地球》成功的原因。
2021-01-11更新 | 10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会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2年。春晚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近年来春晚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春晚陷入瓶颈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节目内容媚俗、未能及时适应受众审美心态的变化,同时也受到了地方卫视各类综艺节目的挑战。春晚若能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相信一定能前景更好。
根据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为春晚克服困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6-11-26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