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塑造人生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4 题号:638784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的兴起和阅读趋于即时化、浅表化、碎片化、娱乐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图书馆特有的氛围环境,在涵养人心、培养读书习惯、助力精神文明创建、提升社会文化品位以及专业学术研究中的独特地位,依然无可替代。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我国目前有2000多座高校图书馆,绝大部分中小学也有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拥有各自的藏书优势和特色,但由于很少对外开放,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学校图书馆这个“安静象牙塔”,是对图书知识共享的延续、拓展和深化,是对学校图书馆价值的再放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学校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开放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学校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
(3)请就学校图书馆如何实施对外开放提出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10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旨在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全球范围内仍有30亿人不能保障健康膳食,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种粮农民粮食滞销,城市居民贫困激增,亿万民众需要紧急粮食援助。为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呼吁,政府、国际组织、学校等社会各界需凝聚共识,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改变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方式;消费者要积极改变膳食结构,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为共同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作出应有贡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粮食道德观,成为节约粮食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关知识,说明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
2022-12-10更新 | 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他喜欢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儿子于辛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座右铭,也从小就教育子女“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而父亲教会他心爱的孙子的第一首诗,就是岳飞的《满江红》。他的学生不止一次的说,老师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
(1)结合材料,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释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于敏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引领?
(3)科学家于敏是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某班级召开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班会,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为我们应怎样努力成为一个友善的人提出三点要求。
2016-11-26更新 | 43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以后大量使用。备受推崇的《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作为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对不少人而言,家风甚至决定了他的一生。有人据此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还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2016年开展的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寻找最美家庭,发现身边感人的家庭故事,传播了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使最美家庭的家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大的蝴蝶效应。
(1)“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2)运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最美家庭的家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大的蝴蝶效应”。
(3)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发了人们对好家风标准的广泛讨论。请你拟定两条评判好家风的标准。
2017-05-06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