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财政与税收 > 国家财政 > 国家财政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53 题号:644186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然,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材料二
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于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以上年增加930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老大力的就业能力。
(1) 材料一(含图15)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利用税收来解决材料一中出项的问题。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因果联系的观点,说明我国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2010·四川·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2020年T市计划确保新增就业48万人,同时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为此该市启动“多措并举保就业”工程,开展了一系列促就业工作。重点发展用工需求较大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互联网产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引导劳动者参加紧缺职业工种、高等级项目培训,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集群。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贫困人员、女性等群体的就业,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用工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对接服务。因城制策,因地制宜,松绑地摊经济,明确要求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通过公共财政对零就业家庭实施精准帮扶,守住稳定就业的“硬底线”。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T市启动“多措并举保就业”工程将对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0-08-06更新 | 423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统计表
2016年人均可支
配收入
比2012
年增长
扣除价格因
素实际增长
年均实
际增长
全国居民23 821元44.3%33.3%7.4%
城镇居民33 616元39.3%28.6%6.5%
农村居民12 363元47.4%36.3%8.0%

注: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比2012年下降0.16。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材料二: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调查显示,部分偏远农村教育投入略显不足,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家长为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不得不在城镇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因“学”致贫;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受待遇差距、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制约,优秀教师纷纷向城市进军;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读职校没出息,都是“打工仔”;私立学校逐渐增多,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另一方面却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2)扶贫必扶智。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
2018-06-15更新 | 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002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335亿元,同比下降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667亿元,同比下降3.8%。全国税收收入118876亿元,同比下降6.4%;非税收入22126亿元,同比下降6.7%。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185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4542亿元,同比下降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643亿元,同比下降1.9%。

材料二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简要概括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并分析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如何做到更加积极有为的?
2020-11-20更新 | 2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