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 题号:6470683
天津市和平区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和平区广泛开展“道德讲堂”、关爱农民工、关爱空巢老 人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社会正气。“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等群众性活动开展 得丰富多彩,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 了文化旅游区、文化创意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 推进文艺观念与体裁、风格与手段的更新,使天津传统文化品牌焕发出新的生机,《五大 道》纪录片的展播让天津走向世界,使五大道成为天津旅游经济的一张名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和平区是如何成为富有独特魅力文明城区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慈善伦理思想有着深远的文化血脉,内容丰富。儒家以仁义为基础,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道家以慈善积德为核心,认为“积德累功,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乐以养人,周穷救急”等;佛家以慈悲为善为宗旨,认为“慈”是指以慈爱之心给人以幸福,“悲”则指以怜悯之心祓除人的痛苦;墨家以兼爱为核心,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慈善法立足国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发展了中国慈善伦理,在慈善伦理规范体系中注入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慈善法拓展了慈善活动的范围,既包括传统的扶贫、济困、救灾,也包括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公益活动,同时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活动也纳入其中。
(1)慈善法体现了慈善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慈善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弘扬慈善文化提两条具体的建议。
2018-02-26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一: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使得《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作词者用“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描绘了传世青花瓷的古朴风采,加上演唱者唱腔柔情古朴,略带江南戏曲雏形,再混合复古音乐,构成佳作。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青花瓷》的创作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说明应如何促进传统文艺的发展。
(3)当代青少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享用者和传承者,请你就如何调动和鼓励青少年传承传统艺术建言献策。

材料二:网友甲: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科技。

网友乙:弘扬传统戏曲需要通过校园。


(4)站在文化发展角度,请你说明两位网友观点的合理性。
2020-01-04更新 | 4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文化记忆,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某地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依托山水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推出“民俗之旅”特色旅游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加大投入,将原来杂乱无章的民居统一改造成青砖青瓦,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农家大院、民俗一条街,实现了传统乡村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加深了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是如何重塑乡村文化自信的。
(2)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活美丽乡村内生动力。请你分别从文化和政治生活两个角度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各提出一条建议。
2018-05-27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