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主体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0 题号:6498069
财政部于2018年4月4日向社会公布了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其中教育支出预算数、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数以及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数均比去年有所提高,数据显示我国在民生方面继续发力,真正做到“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我国之所以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在任何时期,人民群众都是变革社会的主力军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④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知识点】 社会历史的主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作为一名“矿龄”20多年的老职工,贺玉玺感慨如今煤矿的变化之大,“以前我们用爆破采煤,用三轮车运煤,用铁钩选煤,每天身上都是洗不掉的煤灰。”如今,通过全封闭流程建设,煤矿实现了“采煤不见煤”,从煤炭被开采,直到洗选、装车,工人都不必直接接触煤炭,更实现了精准化采煤,提升了煤炭品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实现“双碳”目标的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现“双碳”目标,注重量的积累,逐步实现,行必胜于言
②坚持价值引领,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
③稳中求进,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是新事物和旧事物融合的过程
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对过去否定中促进新事物成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28更新 | 2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是因为(       
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劳动是财富源泉,是价值的源泉
③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劳动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04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十九大提出,“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需要全民参与,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这是因为(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创造条件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01-30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