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65029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1月18日至19日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会强调,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了4次修改。实践表明,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完善。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十分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连着党风,家事连着国事。家风正,党风清,才能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讲话中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我们党是如何推动我国宪法不断完善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

面对各种瘟疫,一批批大医在大疫中挺身而出,反复在实践中研究治法,得出非常有价值的经验,我国对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不断进步,确保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记录1840年前的瘟疫有826条。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收治几百名传染性麻风患者,写出《大医精诚》;明清时出现了许多现在仍在用的救疫名方,都是名医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

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钟南山说:“把病情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当大部分人建议用抗生素治疗非典时,只有他坚决反对,公开挑战同行和权威,因为他试验过,抗生素对非典并无效果。他不断研究,最终找出解决方法。

2013年H7N9禽流感凶猛,68岁的李兰娟立马带领团队研究,仅5天就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布了全基因组序列。

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蔓延,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硬核医生”张文宏……全国各地“最美逆行者”第一时间驰援武汉,科学治疫,4月底取得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1)中国历代大医们在大疫中积累了宝贵的治疫经验,结合材料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加以说明。
(2)运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学习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3)某班级以“学习最美逆行者”为主题举办主题班会,请你列出两条发言要点。要求主题鲜明、传递正能量,每条不超过20字。
2020-06-06更新 | 1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文艺与时代相关,文化与人民共享

材料一   重庆作为知名工业城市,工业企业推动重庆城市化进程,也铸就了重庆不可磨灭的工业记忆。然而,曾经机器轰鸣的一片繁荣,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荒置的厂区成为城市建设中极为头疼的问题。近五年,重庆开始尝试将老厂旧址打造成文创园,让人们重温大工业生产历史之余欣赏文创产品,在都市中同时得到历史与现代的慰藉。


(1)结合材料一分析重庆将老厂旧址打造成文创园体现了认识论哪些道理?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懂得中国国情、走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必须坚持保护第一、质量第一、做到进度服从质量。


(2)结合材料二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习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智慧
2022-08-08更新 | 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该思想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体现时代潮流、引领时代前进的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重大理论的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2019-10-15更新 | 3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