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意识活动的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6547196
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5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10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2016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8.04%提高至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建设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推进依法治国不仅要求制定出现代化的法制,还需要公民树立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指把法治当作一种理想,将法律视为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法律只在受到信仰,并且不要求强制力的时候,才是有效的。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传统。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现代转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人们由传统熟人之间的社会进入了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与熟人社会强调人身依附、人情至上不同的是,现代的陌生人之间社会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规则治理,人们听命于规则、对规则负责、受规则保护。法律作为现代规则的核心,是正义的象征。
目前许多人缺乏法治信仰,他们对法律价值的理解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法律工具主义层面,即法律是国家和政府治理社会的工具、是个人维护利益的工具。这直接导致相当多的人认为:法律对我有利,我就服从、使用它;法律对我不利,则绕过它、践踏它。
法治信仰缺失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自先秦始,人们观念中的最优治理是圣人之治,其次是贤人之治。儒家政治哲学更是概括出了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圣而王的理论,法律只是圣明统治者“牧民”的鞭子。由于当代教育在现代法治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欠缺,许多人仍然受传统法律文化的束缚。很多人守法是出于害怕惩罚,即属于“要我守法”而非“我要守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说明怎样让公民“视法律为他们生活的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必要性。
2015-10-22更新 | 3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绿色生产深刻变革,绿色消费方兴未艾,低碳节能蔚然成风,生态环保融入日常。“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微光火炬创意、氢能大巴,绿电供应等“绿色冬奥”举措,赢得国际社会好评。2022年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围绕主题,积极开展落实“双碳”行动、共建低碳生活宣传,普及节能标准和标识,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千千万万颗热爱自然、守护生态的美丽心灵,激发人们心中的生态文明意识,引领久久为功的低碳环保行动,汇集起来必将是美丽中国的靓丽风景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灿烂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如何激发人们心中的生态文明意识,引领久久为功的低碳环保行动。
2022-11-02更新 | 32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瑞典文学院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评奖委员会认为,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对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加以解读。
2016-11-26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