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656346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火了。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直播行业用户规模达到4.22亿人,网民渗透率达到48.9%。相比文字、图片、传统视频,网络直播可以随走随看随拍,极大地丰富了应用场景,增加了参与感。从明星、网红直播发展至今,不少普通市民也加入了网络直播大军。某知名大学的老教授通过直播平台讲授微积分,吸引了万人同时上课。南京云锦、龙泉青瓷、古琴艺术、昆曲等多项世界级非遗项目通过网络直播,让“高大上”的文化活起来;农业生产、教育课堂、国粹艺术等“正能量”内容纷纷走进直播间,为网络直播带来新内容、新活力。直播为各种“民间高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更多网民表达自我和休闲娱乐的新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网络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传世名画。后世临摹该图之风盛行,推动了市肆风俗画不断发展。当今,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称之为“清明上河学”。

《清明上河图》已经走出画面,在许多地方“活起来”。全国多地依据《清明上河图》画卷建造的宋城旅游景区、清明上河街、清明上河园等,借助名画的熟力,打造“文化+旅游”“文化+休闲”等新业态。

《清明上河图》是不需要翻译的中国社会历史和城市模型,在国外展出时,参观者络绎不绝,让海外观众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中国。《清明上河图》已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年文脉一路走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清明上河图》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除进行展出外,请就如何推动《清明上河图》走向世界另提两条建议。
2018-12-09更新 | 1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近年来,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两岸依托传统节庆,打造了覆盖台湾超过三分之一县市及超过十分之一人口的“欢乐春节”品牌活动;大陆每年邀请近千名台湾文教界、政界、新闻界知名人士来大陆参访;开展了“台湾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计划”,分京昆豫剧、杂技曲艺、民族舞蹈等7大艺术门类培养岛内传承人才;举办“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文创展会。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意义。
(2)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请你就激励两岸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服务祖国和平统一的磅礴力量设计两条宣传口号。(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19-05-25更新 | 9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5年12月20-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城市的特色应当呈现为各个时代、各具风格特点的历史建筑。一座历史性的建筑,带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息,从它的建筑结构、牌匾画幅、装饰雕刻,都能领略到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保留历史建筑的风格,可以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的血脉,也是为城市建设增加设计借鉴,甚至可以让城市的建筑生态有更丰富的内涵。在现代高楼大厦逼仄的空间里,历史文化建筑点缀其中,市民在历史文化中穿梭,能感受到对城市历史沧桑感的认同。
让城市发展更“自然”一些。要把握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二者和谐共生。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内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对自然环境最小的人工干扰,最终实现从摇篮再回到摇篮的目标。
(1)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留住城市的文化基因需要保护好历史建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应如何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二者的和谐共生。
(3)结合材料,请就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提出两条建议。
2016-11-26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