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集体经济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6574009

桃花村,位于浙江省H市的郊区,每到春天,十里桃花,灼灼其华,村子美却不富裕。农户家家都种桃,但各自为阵,质量参差不齐,―到夏天“挑着筐卖桃子’压低价拉贩子,含着泪数票子”,青壮年外出谋生,桃园日渐没落。后来,该村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农民合作社,聘请农业技术人员改良桃种、培训农民,并注册“桃之夭夭”的品牌;经过不懈的努力,桃园生机盎然,产业不断延伸,开发出了桃花旅游节、品桃节以及注重产品的深加工,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的“桃花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公有制为主体”的相关知识分析桃花村成立农村合作社的意义。
(2)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知识,分析该村是如何打造当代“桃花源”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山东某地大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进村民福祉。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整合土地资源,进行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农产品交易市场,采取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方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村民入股,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投资建设樱桃深加工生产线,开发樱桃原汁、樱桃浓缩汁、樱桃干红等系列产品,开发“樱桃+民宿”“樱桃+旅游”“樱桃+节庆”等多种模式,增加农民收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地是如何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增进村民福祉的。
2023-01-17更新 | 2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破下列要求。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关乎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之初,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户家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
随着工业化、域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一部分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但承包生体与经营主体分离,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九”;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言,这是一粒“活络丹”。再延长三十年,使土地产权更加明晰,既可以让土地承包者和经营主体放心加大在土地上投入,也可以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安心,虽然脱离土地,出走他乡,但回望故土,仍有一方田园可以守候。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 分析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对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
2018-07-03更新 | 1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现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相当一部分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承包主体与经营主体相分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中国是农业大国并非农业强国,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种植效率不高,农业资源禀赋匮乏和人口超多的大环境没有改变,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三权分置推动土地流转,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经营提供了广阔空间,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三权分置”制度的经济意义。
2019-09-03更新 | 1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