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6693131
热点热题1:(宪法修订)
1.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中央政治局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到《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从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这次宪法修改,始终贯穿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精神和原则,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按照上述程序修改宪法以及本次修改宪法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乐山二调”)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学知识,概述十九大代表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担当新时代现代化强国重任
2018-07-10更新 | 3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1921年,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今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

材料二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3月,我国宪法修正案将党提出的上述倡导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中,使其上升为国家意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谈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性质、地位、作用、执政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021-10-28更新 | 18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书写了人类历史的壮丽诗篇。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此,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推翻“三座大山”,把中国人民从灾难深重的危亡中解救出来,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1956年,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赶考者”的情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艰苦奋斗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在党百年华诞之际,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哪些重要准备?
(2)运用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书写壮丽诗篇的原因。
2022-04-28更新 | 4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