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1 题号:68947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2011·云南德宏·三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建设实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历程表明
①实践活动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④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在实践中被推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1-26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失误和错误连同成功经验一起,都能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这说明
A.过去的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都对当时历史的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
B.在一定条件下,历史上的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对后世都有积极作用
C.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历史上的谬误到后世就会转化为新的真理
D.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实践活动水平不能超越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
2016-11-26更新 | 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恢复高考到建设“双一流”,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到如今高等教育已然成为大众教育,再到今年的“双减”政策。中国教育在曲折中前行,在实践中改革;中国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这一进程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7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