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3 题号:69361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享经济时代,我们该如何共享?有熊公寓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是一栋清代的苏州老宅,如今它被改造成了一处共享社区,成为了寻常百姓温暖的家。单纯的住宅空间,不够形成生活的场景,因此有熊公寓被重新做了划分。1800平方米(55%的空间)都被做成了共享空间,包括共享庭院、厨房、书房、池塘等,这极大地密切了住户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既可以是邻居,也可以是守望相助的好朋友。1400平方米(45%的空间)被改造为15个房间,有两个房间保留了老房子的风格,用老工艺把原始红柱改成更简约精致的黑色,其它房间则是新式客房,加入了轨道灯元素、用可收纳隔板代替传统吊柜……站在住宅的屋顶花园可以看到苏州地标建筑北寺塔,一眼望去有时空穿梭的感觉,约上三五住户一起在共享厨房做饭,虽身在苏州,却带点北京老胡同的味道。


从文化角度,谈谈有熊公寓改造的可贵之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籍修复室,修复师们耐心与岁月留下的痕迹交手,以干揭法分离书叶,轻扫去除泥沙、霉蚀;进行溜口、修补破损处等操作,糟朽、絮化严重处用薄皮纸加固,并适当加宽搭口;还以同样方式修补护叶,并按前书衣颜色配纸,修补后书衣,按原装帧形式复原装帧…古籍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将一份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妥帖保存,让它们持续绽放光彩。

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经修复了370万叶珍贵古籍。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前,古籍修复人才奇缺。这几年,办培训班、师徒传习、学历教育一起发力,修复师数量已经增长10倍。针对古籍纸张酸化导致的易老化、变黄、变脆、易碎等问题,国家图书馆从2015年起开展脱酸研究工作,研发了无水、液相、整本、批量、全自动、安全、有效、经济的脱酸工艺。目前,这一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更广范围的应用。国家图书馆还从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工作,陆续建成"数字方志""宋人文集""碑帖菁华""甲骨世界"等专题资源库,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免费向社会公众发布。2021年11月,国家图书馆升级了相关技术,"中华古籍资源库"实现免登录阅览,古籍资源加载和阅览速度明显提升。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做到既保古籍不"死",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古籍修复留艺不留名,修得再好的书,也不会留下修复师的名字。请你列举古籍修复过程中展现的精神(两条即可),并简要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加以阐释。
2022-02-21更新 | 75次组卷
主观题-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见资料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某校高二年级部分同学以“中国扶贫奇迹”为主题广泛收集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注: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帷幕,同时也是中国大规模减贫过程的开端。目前,我国已稳居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居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参考上述资料,从经济角度总结我国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
(2)运用政治生活和价值观的知识,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何始终重视消除贫困。

同学们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观念中国古已有之。“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等观点,一定程度上都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朴素公平思想,这对我们今天开展扶贫工作仍有深刻的影响。


(3)在扶贫工作中,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公平思想?请围绕此主题阐述你的认识。
要求:①综合运用文化生活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撰写小论文。
②紧扣主题,全面认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
2019-11-14更新 | 12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

材料一:春节经过几十年时发展变化,在今天仍就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喜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近年来,手机红包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一些远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给春节带来更多惊喜。然而,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话;一些人过于追求红包的“厚度”,忽视了红包的感情“温度”。红包越来越多,祝福却慢慢变了味儿,年味淡了,亲情疏了。有人呼吁:请放下手机,给父母一个微笑和拥抱,重新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

材料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浓郁的春节中国风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关注。走出国门,在很多国家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春节氛围,海外“年味儿”越来越浓、过年方式越来越丰富,很多外国人越来越接受春节文化。中国人在这个节日里表现出的对家、对亲情的推崇,也是世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虽然不同国家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但身处全球化的时代,彼此尊重和包容才是常态。


(1)你赞同手机红包这种新的拜年方式吗?结合材料一,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我国应如何推动春节文化走向世界走进世界。
2020-01-11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