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6958055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中央政府统筹总体规划、战略布局和制度安排,加强分类指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抓好贯彻落实;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和试点先行,凝聚各方共识,实现重点突破,总结推广经验,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基本原则蕴含的哲学道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7年11月,依托“城市云脑计划”,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首批21个“智慧项目”在无锡高新区展开试点。这些应用示范涉及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城管等诸多解决方案,营造“智慧城市”中的全新生活场景。
参与建设
预计2018年年底,无锡市全面完成城市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逐步汇聚能源、国土、信用、社保、就业、健康等重要领域的信息资源。广大市民可以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过程,基于大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智慧城市平台,为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言献策。
(1)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市民参与决策过程的重大意义。
观点争锋
观点一: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由政府引导,政府应建立大数据的平台,整合部门资源和数据系统,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观点二: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由市场主导,由市场驱动,通过利益机制推动创新,促进资源整合,推动建立智慧城市的市场化机制。
(2) 结合上述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破解困境
从“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到数百个,智慧城市项目也有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智慧城市”的遍地开花一方面昭示着城市“智商”的提升,但在建设中仍存在着两个较普遍的问题。
问题一:
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未能发挥合作互补作用,“信息孤岛”现象日渐凸显,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问题二: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缺乏特色,区域内城市、城镇、社区规划单一,建设思路与方向趋同,“千城一面”的老路模式仍然盛行。
(3)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别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018-03-13更新 | 17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6年9月29日,我国政府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使中国人民的各项人权在更高水平上得到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要坚持依法推进、协调推进、务实推进、平等推进和合力推进。“依法推进”意味着不搞“运动式”“突击式”,而是注重长期可持续的效果;“协调推进”要求将各项人权作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使各种权利之间相互协调;“务实推进”,就是要“把人权的普遍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平等推进”是要“保障每个人都能平等享有各项人权”;“合力推进”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要求所蕴含的道理。
2016-11-28更新 | 2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一轮查字典、手写热、练书法的浪潮。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有关部门推出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与开发的相关项目,如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建设“中华字库工程”,该工程将收集现有文献资料中的汉字形体和少数民族文字形体,建立字际联系。为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在全社会要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的原因。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如何通过把保护民族语言和推广普通话有机结合来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2016-12-12更新 | 3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