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703245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6月16日,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中,《朗读者》荣获最佳幸福电视节目。《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不仅展现出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更是让无数观众为文化痴迷。这种返璞归真的制作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节目播出后备受好评,不少网友表示:“这是文化传播的又一股清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朗读者》成为“一股清流”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时代前进需要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道德模范是当代中国的道德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为人品格,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彰显了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大美,感动了全社会,温暖了全中国。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统筹调配全国环境执法力量,实行异地交叉执法、驻地督办,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强制性公开制度。有关地方和部门的落实情况,纳入国务院大督查和相关专项督查,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强化表扬激励,对庸政懒政怠政的严肃追责问责。

材料二   某省从2018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等六大内容建设文明乡村。三年来,该省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村的卫生环境、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一种有农民自主管理、自觉维护的村居环境维护体系正在形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各级政府应如何按国务院的要求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该省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义。
2022-06-21更新 | 2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在湘江战役纪念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总能常新。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红色故事,述说着我们党从哪里来,指引着共产党人该往哪里去,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越是走近红色资源,就越能懂得党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贵,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

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今天,革命老区旧貌换了新颜,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也已实现,这也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匪浅。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1-09-25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