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714838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移动支付“走出去”,成为继高铁后又一张国家亮丽名片。

近几年,中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引来众多抢食者,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已是一片“红海”。在此背景下,一批国内知名的支付企业开始放眼世界,带着经验和技术“出征”海外。目前支付宝已经覆盖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商户,微信支付也登录了超过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境外商户,并且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直接结算,支付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机场等几乎所有消费场景。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移动支付行业海外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出征”海外的合理性。

材料二: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传承古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和谐”理念的“一带一路”的核心使命和价值,我们坚决摒弃以邻为壑的狭隘思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促进世界人民团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运用“走近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各国应如何摒弃以邻为壑的狭隘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们正在广为使用的计算机、手机、互联网、时间标准和导航,包括医院里的磁共振成像等,无一不得益于量子科学和技术。量子科技的广泛应用最终将把人类社会带入到量子时代,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安全的数据通信,以及更方便绿色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科技攻关任务围绕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和量子计算等核心关键技术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中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率先掌握了星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2017年,中国开通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初步构建了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基础设施。2020年,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中国量子计算机算力实现全球领先。在2023年1月28日,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介绍,我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首次成功交付用户一台量子计算机,这意味着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2022年1月31日上午11点,中国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首次向公众亮相!

大力发展量子信息科技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发展量子科技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3-05-25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非洲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
材料一:“一带一路”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东部地区多重因素的影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已是强弩之末,低端制造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的地区逐步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李克强指出,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一带一路”将政策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同时,“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我国资源、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同时也为保障海上资源能源运输线的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宣布将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同时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些获得APEC会议成员的一致同意,同许多经济体都有战略契合点。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正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反对“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从各国互助互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平等协商、相互尊重、携手共建现代丝绸之路和全球新秩序。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为什么会赢得APEC会议大多数成员国的广泛赞赏与支持。
2016-11-26更新 | 18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增速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传统加工贸易规模和占比有所下降,占外贸比重由最高时的53.4%降至20%左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加工贸易的作用减小,其仍是拉动中西部、东北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稳外贸稳外资、稳住产业链供应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工贸易对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就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的重要贸易方式。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应切实抓好政策落实,为加工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快贸易强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推动加工贸易对外开放的同时仍旧要营造良好国内环境的动因。
2024-03-23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