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729483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坚定制度自信,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不断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势,让中国梦早日梦想成真。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材料一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分步骤,多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第一步编纂《民法典》总编,即《民法总则》,此步于2017年完成;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在编纂过程中,各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立法机关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的建议。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于2020年5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颁布实施

材料二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尤其是国家如何更好地管理市场,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衔接,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民法典》共有1260条,其中合同编就占了526条,《民法典》合同编把社会生活中最为典型的各类交易形式作为典型合同规定下来,将各类生产要素权利化,从而确定了交易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类典型合同的列举、例示,为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易确定了基本的交易规则;同时《民法典》改变了曾经法官断案时出现的“有的援引合同法,有的援引侵权责任法,有的援引产品质量法,有的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标准不一或矛盾的情况


(1)结合材料一,说明《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民法典》的出台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3)某校拟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请推荐两种具体的活动形式。
2020-08-31更新 | 9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窗口。无论是民意、民智、民力的汇聚,还是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国家意志的交融,都展现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蓬勃生机。从扫描二维码参与各地政协"互联网+"参政议政平台的热烈讨论,到"村民说事""院坝问事"等基层民主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中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事实表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充满活力,充满效率,充满生命力。


根据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中国式民主的生命力。
2021-07-13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法》。
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2018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把中共中央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法》总则强调,“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结合材料,分析宪法的修改如何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并说明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的主要依据。
2018-05-31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