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5 题号:7321023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了威胁,遭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反对。金砖国家作为影响力逐步上升的新兴经济体代表,正在迎难而上,不断扩大开放的力度。在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共同努力下,金砖国家已在贸易、拉资、金融等领域的相互合作与开放上构建起制度基础。目前,五国已签署了《金砖国家经贸合作行动纲领》,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反对保护主义达成多项重要共识。

金砖国家还同意通过贷币互换、本币结算、本币直接投资等适当方式,就加强货币合作保持密切沟通,探索更多货币合作方式,支持金砖国家银行问合作机制继续在支持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开发银行在开展银行间本币授信和信用评级上的合作。同时,金砖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加速自身经济对外开放,以实际行动回击“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金砖国家为什么能够在反对保护主义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2016年1月16日上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强调通过各成员国携手努力,亚投行一定能成为专业、高效、廉洁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增添新力量。亚投行在全面投入运营后,将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对缺乏资金的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有效弥补其资金缺口,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支持世界经济复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亚投行能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2018-09-30更新 | 6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9—10月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从此“一带一路”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提上议事日程。从国际上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很多国家的经济面临困境,我国周边大部分国家因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发展极为缓慢,亟需新的经济火车头来带动。同时,我国国内发展也面临外汇储备过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高、战略纵深亟待开拓和强化国家安全及贸易主导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问题,这些问题正好为我国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带一路”涉及沿线2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44亿,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货物和服务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23.9%。通过实施这一战略,将更有效的使用外汇,也能带动金融企业走出去,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加强各领域的合作交流的同时能培育和赢得更大的市场,减少外贸摩擦,还可以有效地兼顾战略安全,巩固国防。同时,中国在多个场合郑重承诺,同相关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决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的道理
2016-11-26更新 | 30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俄乌冲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美国主导的北约不断东扩是最直接的原因。美国固守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推动北约东扩,不断刺激俄罗斯的“安全神经”,既是为了打压俄罗斯,也是为了通过制造紧张和对立强化欧洲对美国的依赖,继而维持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继续加油,美国能源巨头和军工集团大发战争财,但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反对拜登政府“掺合”俄乌冲突。针对俄乌冲突中美国扮演的角色,我国国内有网友评论:“美国的所做作为符合美国人的利益,无可厚非。”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的知识,评析该网友的评论。
(2)针对俄乌局势,中方认为:“长远之道是要摒弃冷战思维,不搞集团对抗,真正形成平衡、有效、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架构,这样才能实现欧洲大陆的长治久安。”假设“欧洲大陆实现了长治久安”,能否必然得出“摒弃了冷战思维”的结论?请说明理由。
2022-09-02更新 | 5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