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58 题号:7578968
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井称“苏辛”。从以上两首“怀古”词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祖国河山以及历史人物的情感,但二人词中的“江山”又呈现出作者不同的主观感受。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有

①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影响了二人对“江山”的情感表达
②不同的性格和思想观念决定了二人不同的人生道路
③不同的创作手法决定了二人对“江山”不同的价值判断
④不同词风中的“江山”同样浸染着爱国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2021年11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会上,包括张桂梅、崔译文在内的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40余年,用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帮助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作贡献。国家表彰张桂梅旨在(   
A.推进诚信建设,大力倡导雷锋精神B.发挥楷模示范作用,激励人们向上向善
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D.弘扬时代新风,抵御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2.崔译文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在校学生。面对“为何敢上前挡刀”的问题,自小浸染父母传递优良家风的崔译文回答:“因为我是军人的孩子。”可见,优良的家风(   
①决定人的认识、实践活动
②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影响
③能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为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4更新 | 3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在“二十四节气”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有道理的是:
① “春夏秋冬雨露霜雪”,二十四节气是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②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三朝赏牡丹”,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我们应该尊重
③ 文化具有继承性,二十四节气作为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世代相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 俗语说“冬至大如年”,但现在很多节气讲究都没有了,只有饮食习俗传了下来,北方吃饺子,南方好多地方吃汤圆,说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更持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3-14更新 | 1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美价值观的差异(部分)
价值美国人中国人
自我控制(自律)4.065.48
社会秩序3.184.44
追求自由5.424.07
热爱生活5.423.07

表中的数字代表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这些价值观的强调程度,数字越大表明对该价值观越强调、越认可。此表可以说明
A.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B.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
C.同一价值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含义
D.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
2017-12-01更新 | 6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