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活动的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8 题号:7612561

2018年11月18日,袁隆平院士获颁“生命科学奖”。表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此,袁隆平奋斗了一生,并且取得了一项项重大技术突破。1964年到1965年之间,袁隆平在湖南安江发现了天然不育株,并且于1966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文章,这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起点。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主持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亩产一次次刷新记录,水稻去镉的技术获得突破,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如今,业已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这种甘于寂寞、爱岗敬业的科研精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无疑是一堂生动的“励志课”。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谈谈袁隆平在科研探索中一次次取得突破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联络点。上世纪80年代初,急于摆脱贫困的村民,纷纷扛着斧头上山砍树。短短几年间,6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瘌痢头……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给青山留个帽”,并强调“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自此,下姜村根据实际状况,先是在山里种上茶叶、雷竹、中药材,建造精品果园,接着将村里的布局优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然后通过成立旅游发展公司,打造精品民宿。如今的下姜村,从曾经“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的穷山村,一跃变成如今“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来下姜”的美丽乡村。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谈谈下姜村的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4-06-13更新 | 2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是全世界百年一遇的历史大考。在这次大考中,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抗疫的重大战略胜利。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个方向,组织动员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取得重大战略胜利的底气是对科学规律的遵循,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从抗疫非凡历程的回顾到伟大抗疫精神的弘扬,从抗疫经验启示的提炼到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这句话的时代内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阐明中国抗疫是如何取得重大战略胜利的。
2020-10-16更新 | 16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 抓好。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说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用。
2020-01-30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