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5 题号:7717017

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19年1月11日在北京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五战五捷,连战连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现在,我们在太空中真的看到了着陆器“嫦娥”、巡视器“玉兔”、中继星“鹊桥”。我国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的做法
①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升华②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④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月球背面始终背对地球,会屏敝地球的无线电等干扰信号。我国科研人员根据导航相机拍摄的着陆周围地形信息,对巡视器进行了路径规划,通过中继星发送了拍照遥控指令巡视器全景相机对着陆器进行成像,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对巡视器成像,经过地面数据接收与处理,呈现出着陆器和巡视器的互拍影像图,这是世界首张月背影像图。这表明
①科学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揭示和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
②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③科学家的科研方案来自实践的需要并指导科学探索和研究
④科学研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推动人类的认识无限接近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6年12月22日,我国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生升空。该卫星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对充分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这表明认识
①总是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是对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正确反映
④决定人们在促进世界发展中的作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2-07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报道,陈薇院士及其团队正在研发可雾化吸入的新型新冠疫苗。这种新型疫苗,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相较于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方式是无痛的,且拥有更高的可及性。这说明(     
①对新冠疫苗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②科研人员研发新冠疫苗是一个连续性和间断性相结合的过程
③雾化吸入疫苗是对以往新冠疫苗的辩证否定和创新发展
④陈薇团队具有不满足于现状、自觉站得更高的超前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1更新 | 3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月球上的火山活动何时停止?曾经的岩浆活动如何维持?月球内部有多少水?中国科学院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月球晚期岩浆活动的源区并不富集放射性元素,并且月幔源区几乎没有水。据此可推断(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②科学实验能把人们头脑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人的认识往往会经历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
④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并推动着认识不断深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5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