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物质决定意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7818291
日本大地震引发核辐射后中国出现了抢盐风波。有人说: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是因为(       
①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对物质起决定性作用
②“恐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③在特定环境下无知的恐慌会对问题的合理解决起巨大的阻碍作用
④价值判断对人类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0-11高一下·河北石家庄·期末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有描写妇女生活的篇章,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情况。先秦时期,妇女受礼教约束比较少,地位比较高;秦汉之后随着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统治地位逐渐巩固,妇女地位逐渐下降。明清时期由于妇女生活极其黑暗,引发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文学作品反映了我国女性地位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变化是源于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产生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源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4-12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生活在一个高朋良友的圈子里,大家互相砥砺,同心向善,久之,自己也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混迹于一个坏人成堆的圈子里,沾染许多恶习,久之,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最后自己也一同堕落。”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有(  )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③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7-07-06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觉醒年代”、“双减”、“元宇宙”、“躺平”、“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等等。这些“网感”十足的新词新用法,不仅代表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这说明(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1-22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