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96 题号:782447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但由于上个世纪初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和过度放牧,塞罕坝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塞罕坝时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人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

我国大力推广的E10乙醇汽油,就是由10%的燃料乙醇和90%的普通汽油调和而成的,这种汽油不需要汽车改进技术就可以直接替换现有汽油。乙醇燃烧之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可以减少36%的颗粒物排放,大大降低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燃料乙醇在我国并不是新生事物。为了消化陈粮,燃料乙醇产业在我国应运而生。但由于玉米价格受到保护和技术的局限,当时企业生产燃料乙醇的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我国玉米库存充足导致价格下降,生物燃料乙醇技术也比较成熟,尤其是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2代技术更加节约粮食,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1)使用乙醇汽油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哲学道理?
2023-02-06更新 | 7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有许多令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最初都是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也很有可能如此。据科学家推测,这种病毒很有可能是由蝙蝠传给中间宿主再传给人类的。经历了那么多灾难,我们理应明白一个道理:和野生动物保持距离。一味地滥捕滥杀不会让人们尝到幸福的滋味,只会让毁灭的指针转得更快。每一只死去的野生动物饱含泪水的眼珠中反射的都是人类末日的到来!就像莎士比亚说的:“这场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终结。”保护野生动物等于保护人类脆弱的生命,捕杀野生动物就是终结人类曲折的历史!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纵观历史,我们确实如此:SARS、MERS、新冠病毒……悲剧一次又一次地上演,但大多数人依然我行我素。我们都应该醒一醒了,别再自毁前程了!

从古至今,疫情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病毒细菌更是层出不穷,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一天才到头?而且病毒细菌的威力是越来越强,更不会有人知道下一次疫情会不会像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一样会有多大危害?持续多久?死多少人?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能改变这种局面的只有人类自己。


运用“世界的物质原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世界的物质性的。
2023-05-20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萍水河(渌水)主河道长158.66公里,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金鱼石流入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境内,在萍乡境内称为萍水河,奔入湖南后,以渌水之名汇入湘江。随着萍水河(渌水)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流域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多元利益冲突较为激烈。为协同守护好一河清水,顺应萍水河(渌水)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萍乡、株洲将协同立法制定萍水河(渌水)保护条例提上议事日程,江西、湖南两省决定携手就萍水河(渌水)保护开展协同立法。2024年1月1日,由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的《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两省首次实现协同立法,开启了跨省生态保护的新探索。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江西、湖南两省开展协同立法的原因。
(2)围绕生态环境治理,请你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撰写一篇哲学小论文。要求:①运用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观点;②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50字左右。
2024-02-17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