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7 题号:7828819
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首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类探月的第一行足迹,开启奥秘的新篇章,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探月工程将继续进行,嫦娥五号、六号还将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月球南极采样返回和综合操测等实验,后续建立月球科研基地。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决定了人类认识的多样性
③实践活动的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人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回顾五年大会主题,从“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到今天的“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中国智慧”清晰可见。大会主题体现的“中国智慧”
A.促进世界互联网的互信共治,具有直接现实性
B.主导世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自觉选择性
C.来源于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实践,是客观真理
D.反映世界互联网发展的要求,具有主动创造性
2019-09-01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莺叽叽喳喳争抢洒满阳光的枝头,燕子飞进飞出忙着啄泥搭窝。白居易的诗句以对早莺新燕的喜爱衬托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引发了读者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早莺新燕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
B.“争”“啄”的运用突显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
C.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想象
D.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2020-03-28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2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