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 文化创新的源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1 题号:78674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这不平凡40年,吹响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

材料一: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材料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带来新时期思想解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际交往加强和国家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为中国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拓展、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知识说明中国人民如何迎来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论证。
(3)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已吹响,请你就地方政府如何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提三条方法论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和结合,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引用并创造性地解读《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出了“实事求是”一词,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把《礼记礼运》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应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定;习近平用“于安思危,于治忧乱”警示党要始终满怀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2022年1月11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总书记给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上的“新年第一课”。当再一次讲到“窑洞之问”(1945年夏天,民主人士黄炎培应邀走进毛泽东同志的窑洞,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毛泽东的答案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走群众路线。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会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即将出炉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思熟虑地指出:“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

两个答案跨越了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盛的漫漫岁月长河。从探寻党和人民的关系,到将目光同时放到党的自身、反求诸己,一脉相承的,是走好“赶考”之路的清醒坚定,是走得再远都不会忘记的初心使命和历史自信。

坚持自我革命是建党百年历史经验之一,通过自我革命,我党在不同时期不回避挑战,并能抓住发展机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不断自我革命逐步将一个以农民占多数的党锻造成为一个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共产党不断自我革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刀刃向内,以刮骨疗毒的政治勇气向党内硕瘴痼疾开刀,开创了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为什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揭示了党百年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结合材料,运用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班级拟开展“学史崇德·感恩奋进”主题班会,请你列出两条发言要点。
2022-06-01更新 | 2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认识水平的提升,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与方针,相当程 度上制约了全面继承、吸收古代的优秀文化,以服务于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扬弃包含了发扬和抛弃,扬弃是既取其精华,又弃其糟粕,这一思想不再把“批判地继承”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导方针,避免了以批判为先、为主的倾向,充分体现了党从治国理政的整体需要对文化继承方针的新思考。
结合材料和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待传统文化新方针的依据。
2017-10-30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J村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技艺”,但缺乏产业支撑,村民生活并不富裕。为摆脱困境,该村两委在广泛征求非遗传承人和其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由村民大会决议,决定组建靛青专业合作社、创办蓝夹缬博物馆。此举调动了村民制作、研发蓝夹缬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传承和创新了蓝夹缬技艺。如今,该村亩产收益已达8000多元,特色产品年销售总额超过100万元,成功走出了一条非遗文化带动乡村振兴之路。


结合材料,根据“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J村振兴过程中文化创新所起的作用。
2019-04-15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