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活动的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8 题号:79062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材料一: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需要优秀的理论,革新思想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材料二:“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从《“一带一路”大道之行》到《小账本连着大情怀》,从“砥砺奋进的五年”到“厉害了,我的国”……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主题宣传综合运用互联网传播方式手段,形成“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的刷屏效应。灾难中的守望相助、见义勇为中的无私无畏、邻里间的相互关爱、公益事业中的慷慨解囊……互联网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益传播者,让那些感动中国的好人好事、浸润心灵的良知义举通过真实、正面、健康的传播为网民和公众熟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心聚力。

从5000多年文明史中走来的中国,探索网络强国新路径,开拓全球网络治理新境界,让互联网之光点亮人民生活、照亮国家未来、贡献人类世界。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
(2)阅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们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中学生如何践行爱国主义,列举两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每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都在呼唤英雄人物的诞生,都需要英雄精神。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适应新时代使祖国“强起来”的要求。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英雄精神能引领方向、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坚定信心,激励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哲学知识,分析我国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的依据。
2019-05-05更新 | 21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红军的万里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与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没有客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长征的胜利是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胜利。

材料二   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也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的力量之源。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次新长征,这就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让理想信念的灯塔始终在心中闪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谈谈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理想。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长征精神。
2020-11-05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3日2时18分,伊拉克北部哈莱卜杰西南32公里处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33.9公里。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会对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地震给人类带来的严重灾难,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和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的原因。
2017-02-08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