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8044778

街巷是乡村文化沉淀下来的载体,K镇通过了解每条街巷历史,用一个个奇思妙想,留住街巷的老味道,唤醒乡愁记忆;同时,K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以规划设计为引领, 切实加强对空间、平面、风貌等引领管控, 注重挖掘K镇本土文化,将文化元素贯穿于环境综合整治全过程,重构共享空间,重塑镇韵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角度,简要说明K镇努力留住街巷老味道的理由?
(2)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的角度,分析K镇在综合整治中是如何重构共享空间,重塑镇韵乡愁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春节期间是否允许燃放鞭炮备受争议。此前,由于燃放鞭炮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当燃放还会造成安全事故等原因,许多地区和城市采取禁燃鞭炮的政策,过年少了许多年味儿。而随着疫情整体形势改变和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经历了三年疫情精神紧绷状态的民众,期盼在鞭炮烟火声中,更加凸显过年的热闹喜庆氛围。而且在当下,燃放鞭炮还在某种意义上寄托着人们驱逐“奥密克戎”的期望。

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实际情况,从尊重科学和欢庆春节的视角中,在春节习俗和环保安全之间找到平衡。近日,D市创新政策,允许春节期间限时限区域燃放鞭炮,从“禁燃”改为“限燃”,积极顺应了民众的关切。


(1)“制定相关政策应在春节习俗与环保安全间寻求平衡”,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请你代表所在小区物业公司,撰写一篇关于春节期间文明燃放鞭炮的倡议书,要求在150字以内。
2023-07-19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

苏木绰,是土家语“祖源之地”的音译,指的是武陵山区土家族居住之源,石堰坪土家村寨,至今还保存着182栋建于明清时期的土家吊脚楼,民俗风情古朴浓郁。

今年9月23日是秋分,也是中国首个农民丰收节。此时的苏木绰石堰坪村,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仍传承着古法收割稻谷的技艺。每到农忙,田埂上随处可见农民们挑着箩筐,背上背篓,抬上板斗,割稻、打禾,虽然工效比不上机器收割,却闪耀着农耕文化的光芒。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香扑扑,这是一年辛苦劳作的最佳成果,饱含着对首个农民丰收节的庆祝,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最质朴的向往。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分析苏木绰石堰坪村是如何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的。
2020-10-30更新 | 6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2017-12-01更新 | 1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