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8294372
美术馆被誉为城市的艺术氧舱,对于父母来说,带孩子参观美术馆接触艺术、懂得审美,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参观美术馆并不一定是要培养孩子成为艺术家,而是引导孩子去体会艺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图案,由此唤起审美体验,培养一颗细腻且能感知美的心。由此可见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美的认识来源于艺术作品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亲身的实践经验是更可靠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全息宇宙理论的认为,宇宙不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电子,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整个宇宙存在于一杯葡萄酒中”。回答下面小题。

1.全息宇宙的理论,从1982年由西方科学家提出理论猜想,直到1993年才被科学界普遍接受和公认。几十年来世界上的众多科学家不断的探索与求证,但最终无果。2021年,中国科学界向世界宣布,发现了全息宇宙信息场的真实存在,初步实证了人类科学界提出的猜测。这一过程表明(     
①理论猜想是科学实验的前提和基础
②认识发展是一个曲折中前进的过程
③真理性的认识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④把握了局部就可以获得整体的认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这一重大科学成果会在不远的将来改变以往费时费力、重复试错式的科研实验方式,在全息宇宙理论的科学支持之下,科研实验将会在已经提前掌握宇宙规律和定理的前提下,用直接选择与搭配的方法,轻松和快速地的研制出所需要的目标,从而达到最高科研产出比。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观念存在可以派生现实存在
②理性认识才能发挥指导性作用
③实践是能动性与历史性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9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喜好月圆,有人爱百鸟争鸣,有人好断鸿零雁,也有人偏喜欢残荷败柳,一弯瘦月。后两者被人称为喜欢“缺憾美”。但要知道,弯月本身已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断鸿零雁更能深切体会百鸟争鸣的可贵;残荷败柳的前身,难道不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致?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①事物都是有缺憾的,唯有缺憾,才显其丰富多彩;
②审美观因人而异,具有多样化特征;
③“缺憾美”的感觉源自人们的主观想象;
④“缺憾美”与“完美”存在着联系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6-12-12更新 | 1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自去年12月底武汉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网上就有“SARS(非典)卷土重来了!”等谣言流传。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120日指出,临床医学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这种病毒与SARS病毒尽管有很多同源性,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病毒。但直至1月中旬,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可以治疗这种肺炎。关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认识论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有关谣言最终是被实践终止的
③在“是什么”的真理性认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2020-12-11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