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财政与税收 > 国家财政 > 国家财政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5 题号:854900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继续加大节能环保,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会议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好粮食生产,绿色兴农。三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是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谈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2017年1月22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 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另据2017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 56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0.7%.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引发人人们对“国富民穷”的担忧。
材料二(见下图)(打印后改为2016)

(1)运用有关财政的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会有“国富民穷”的担忧。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政府应如何“还富于民”,实现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2017-10-05更新 | 59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2010~2012年部分经济运行数据统计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财政收入(亿元)
税收收入(亿元)
2010年
39 416.2
2 749.3
2 149.9
2011年
45 429.2
3 455.7
2 602.4
2012年
50 013.2
4 059.4
3 050.2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010~2012年山东省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持续加大,分别占全省财政支出的51.0%、54.8%和56.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2013年7月3日,全省各市、县党政干部在会场收听收看了山东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表示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大家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带头参加并切实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要性。
材料三 大到一座城,小到一条路,城市规划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烟台市规划局和胶东在线联合主办“网上规划展”,主要对一些城市规划重点项目和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项目进行网上公示,广泛征询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城市规划决策为什么要广泛征询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2016-11-26更新 | 11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中国高铁以其系统技术全面、设计时速高、建设成本低、建设工期短等优势,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一张最亮的名片,在坐实国内轨道交通市场、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的同时,开始营销国外。面对当前中国高铁“走出去”难得的历史机遇.2014年底“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宣布合并,合并后的中国高铁将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高铁的发展对搞好企业经营有哪些启示?
材料二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发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空间应用新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我们不断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让技术发展日臻先进完美。我们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大胆想象,敢于创造,由“跟跑者”到“并行者”,终于成为今天的“领跑者”,不断奠定航天大国的地位。
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等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鼓励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保持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究相结合的新体系,开启我国航天新时代。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生产与分配”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开启航天新时代。
2017-10-22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