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7 题号:8552721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共管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在主桥桥梁建设上运用了--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形成了走向世界的“中国标准”,是中国造桥技术的最高体现。这项世界级工程的背后,是无数建筑工人与工程师辛勒劳作的结晶,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又-奇迹,港珠澳大桥究竟创造了多少个“第一”、打破了多少项“世界纪录”,殊难统计。港珠澳大桥标注着中国自主创新的抱负与笃行。


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相关知识,分析大桥建设中是如何实现技术创新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木兰溪是福建省内的重要河流之一,自古洪涝灾害频繁,给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一直致力推动木兰溪治理。他先后四次来到木兰溪现场调研,强调一定要“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20多年来,莆田市历届党委和政府遵照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防洪保安、生态治理、文化景观”三位一体治河理念,接力实施木兰溪四期治理工程,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污水治理、岸坡绿化、生物净化、引清活水等各项措施,使木兰溪成为全国首条全流域系统治理水系。经过20多年不懈的努力,木兰溪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今天的安澜清波,实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如今的木兰溪焕然一新,实现了从“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的华丽转身,继而向“生态之河”挺进,成为推动当地经济腾飞的“发展之河”。

材料二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的主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呼吁世界各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整体性存在,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界凭空创造一切,面对自然,我们应当心存敬重。然而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长期在实践中忽视人与自然一体关系,将自身凌驾于自然之上,使得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爆发出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再次提醒我们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说明实施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人类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2022-10-19更新 | 27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感染、呼吸、重症、心脏、肾脏、中医等多学科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修订和发布了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8版诊疗方案明确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增加了“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的表述;增加了“气道管理”“抗凝治疗”方面的具体内容。在诊疗方案的修订和完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总结临床经验,一方面不断优化诊疗措施,使诊疗方案能够更科学、更精准、更完善、更全面,更好地为提高新冠肺炎的救治水平提供指南和规范的框架。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先后出台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是如何体现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
2020-11-05更新 | 10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的《复兴文库》出版发行。该文库按历史进程分为五编,全景式记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集中展现了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引领时代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

编目选编文献内容
第一编
(1840-1921年)
集中选编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体现民族觉醒意识、思想启蒙与思想解放、探索救亡图存、推动民主革命、传播进步思想的重要文献。
第二编
(1921-1949年)
集中选编记述中国共产党携手各阶层各党派进步力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奋斗的重要文献。
第三编
(1949-1978年)
集中选编记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重要文献。
第四编
(1978-2012年)
集中选编记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第五编
(2012年以来)
集中选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重要文献。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阐明《复兴文库》的编撰历程。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复兴文库》的出版,说明编撰《复兴文库》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以“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12-31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