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2 题号:855497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对工作执着、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工人们经过长期的专业磨炼,提升自身素质,在技艺和流程上追求完美和极致,达到精湛的水平。金川集团公司贵金属精烁工潘从明,被称为“滴水掘金”的工业传奇。他所在的车间是“百里镍都”最神秘的车间。整整21年,从普通工人到高级工人技师,潘从明畅游在贵金属世界中,痴心不悔,砥砺精进。白天辗转在各生产流程之间,晚上在台灯下反复咀嚼贵金属冶炼的专业书籍,凭借不断增长的理论知识和日益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主持实施了一个又一个岗位技术创新,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公司级重点科研项目11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36亿元。目前,潘从明已经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公司发明专利14项,发表论文11篇,为企业培养了35名贵金属精炼人才,成为国内贵金属精炼工匠的杰出代表。


“工匠精神“是对工作执着敬业、精盐求精的精神。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大国工匠精神对做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我党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之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材料二:今年是政协成立65周年,习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重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极端重要性,要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向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面对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必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指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是利益多元社会的一种有效治理方式。
材料三:第四次亚信峰会于2014年5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峰会主题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 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讲到,应该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否则,就会像哈萨克斯坦谚语说的那样,“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安全应该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安全应该是包容的。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并照顾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
(1)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举办《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意义。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亚洲各国应如何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
2016-12-12更新 | 61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在完成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和留轨物资清理转运后成功返回地球。回望"神舟"的飞天航迹,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腾空而起",再到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完成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华民族"摘星揽月上九天"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我们不断更新技术、解决问题,让技术发展日臻先进完美。

2020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两次失利。航天专家和团队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集中会战,深入开展问题复盘、原因分析、试验验证等归零工作,基本明确两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机遇,迅速做出调整,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被各个击破,技术封锁、物资禁运下的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逆势上扬",开启了自主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跑"的伟大飞跃。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离不开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专家和团队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大胆想象,敢于创造,不断奠定航天大国的地位。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斗,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乃至世界探索宇宙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应读懂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汲取百年党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是如何实现伟大飞跃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伟大飞跃的原因。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就青年如何弘扬航天精神提出三点建议。
2022-01-06更新 | 23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以下为文章摘选: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走进江苏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誓言格外醒目。

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大勇无畏的开路人,面对种种考验、重重难关,以愚公移山的坚定、精卫填海的奉献,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百年峥嵘岁月,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高潮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这篇文章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思想的高度;既有优美的文笔,又有昂扬的情感。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你读了之后的感受。
(3)“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熠熠闪烁的信仰光芒,也昭示了社会主义中国青春盎然般的事业前景,更是透露出今日中国奋力向前的坚实底气。请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实底气之来源”这一主题,撰写一篇时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逻辑清晰;②规范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1-11-28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