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起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8644073
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据统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 用“飒”来形容她们,是全国人民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飒!”“ 真飒!"“又美又飒!”已成为人们赞美奋战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语,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如实反映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③没有被反映的对象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④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23更新 | 13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意味着这一技术在国家政策中的急速奔跑。关于人工智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②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④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受制于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7-05-05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计算机是机器人的“大脑”,它强大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能力,让人类的大脑暂时望尘莫及。但即便如此,人类始终是操控者,机器人始终是工具。在终极意义上,我认为机器人是代替不了人脑的。以下判断与此一致的是(   
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思维的眼睛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人脑的能动性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5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