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6 题号:8656518
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则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两个对立派别的共同错误是
A.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界限
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否认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揭开新型冠状病毒的神秘面纱。现在对于新冠病毒,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的开发、药物和疫苗的研发等都尚在进行中。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实践的深度广度会不同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经历反复曲折之后就能获取真理
④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活动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0-07-10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量子通信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爱因斯坦坚决反对“量子纠缠”理论,甚至将其戏称为“遥远的鬼魅行为”。1997年,中国青年学者潘建伟与荷兰学者波密斯特等人合作,首次实现了未知量子态的远程传输;2012年,潘建伟等人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2016年8月,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材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总是在推翻自身中不断向前发展
④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7-08-08更新 | 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我们积累了重要经验,收获了深刻启示。”“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B.一个与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不会产生认识的
C.没有认识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D.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2021-06-05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