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8691676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哲学角度看,克服超限效应需要
①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原来讲“绿水青山”是生态环境,“金山银山”是GDP。现在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际上就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放进了发展本身的内涵。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一转变
①把握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②蕴含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表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强调客观实在性是自然环境的根本属性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3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10月,《科学》杂志撰文指出,科学家采用一种简单的低温催化方法,将很多塑料内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转化成了高价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后者是很多工业化学品和消费品的基本原料。新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为塑料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这佐证了(   
①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存在形式
②人们可以改变物质的本质属性
③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
④意识的能动性能够突破客观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3-14更新 | 10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目前,南水北调工程两条线路累计向北方地区供水超过46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4亿。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     
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能改造客观事物                       
②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④南水北调工程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了客观条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1-12-07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