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宏观调控的手段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7 题号:87109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几年来,福建晋江市践行习主席提出的“晋江经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城发展道路,为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晋江紧紧咬住实体经济,专注实业,推动主业转型升级,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坚持创意引路、简政放权、招贤引才,搭建更加开放公平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清水净海、环卫保洁、治污减排,推进生态修复;每年将65%以上本级财力投入民生领域,向薄弱村镇倾斜,全力做大民生福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晋江是如何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
(2)实体经济是大国经济之根本,请你就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提两条政策性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浙江70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以阿里巴巴、万向集团、吉利汽车等为代表的大批闻名遐迩的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在浙江省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56789”,就是创造了浙江省56%的税收、65%的生产总值、77%的外贸出口、80%的就业岗位、90%的新增就业。然而,2019年底开始肆虐至今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让中国经济在“风暴中体验风暴”。浙江民营企业不可幸免的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冲击,主要包括用工短缺、现金流短缺、原材料短缺、合同履约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角度,说明浙江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为浙江省政府破解民营经济当前的负面冲击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0-07-22更新 | 5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地摊经济”一方面连着民生就业,一方面体现着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因此成为全国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

材料一   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目前,浙江、四川等地政府有序开放了“地摊经济”“马路经济”,人们已经可以随时在熟悉的街头购物,在夜市吃上爱吃的小吃。截至5月21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同时,“地摊经济”往往蕴含着旅游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旅游发展蓬勃活力的重要来源,成为城市的靓丽的名片。

材料二   发展“地摊经济”,政府如果管理有序得当,就是给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扩大消费、增添活力,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便利;但是如果管理过度或缺位,也会给城市运行特别是给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与困扰。民生保障问题是重中之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家庭和居民的收入都有所下降。同时更要动员社区治理的资源,政府的城市管理部门和基层政府、社区组织要搞好配合,不能把“地摊经济”的管理都推给城管部门,应做到监管部门,基层政府和居委会的合作治理。过去“一刀切”,为了城市卫生环境管理,不允许摊贩占道经营,的确让不少城市更加干净有序,但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困难和不便,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简单化管理理念。管理好“地摊经济”,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是一大新的挑战,也是显示不同地区城市管理部门的治理能力的一面镜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马路经济迅速升温的驱动因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在城市治理中如何让“烟火气”不再变成“乌烟瘴气”?
2020-06-15更新 | 3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化解过剩产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要继续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对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企业和产能,坚决依法依规处置或关停。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同时落实差别化水、电价格和严控新增授信(新增贷款额度)等措施,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对打击新增钢铁产能和违法违规制售钢铁产品不坚决、化解过剩产能不力,甚至搞地方保护、给违规产能和制售地条钢企业充当保护伞、知情不报的,要严肃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材料二   在2017年3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如何“去产能”这一话题提交了议案。其中,人大代表谢超英认为,政府在去产能过程中需要为失业人员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失业救济、转岗培训、低保救助,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社保方面“托底”。人大代表卜昌森建议,在去产能煤矿资产与债务处置等方面,尽快修订和完善“破产法”,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渠道,提高产业集中度及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坚持市场化原则推动“去产能”,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人大代表针对“去产能”提出意见、建议的依据?
2017-04-20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