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8861403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规划可以用“绕、落、回”三字概括。即:一期任务实现环绕月球探测,由嫦娥一号完成任务;二期任务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包括嫦娥二号、三号、四号三次任务;三期任务实现无人采样返回,包括嫦娥五号、六号两次任务。


(1)运用哲学常识“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知识,简要回答中国探月工程为什么要逐步推进?
(2)运用哲学常识“寻求真知有一个过程”的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开展探月的实践要经历上述复杂的过程?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在此之前,提法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发展战略核心位置变动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两岸人民的期盼、两岸两党多年的交流接触谈判,为习马会奠定了基础。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马在新加坡会面握手并先后致辞。习近平谈到,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希望两岸双方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英九谈到,大陆和台湾共属于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于一个国家,从未改变,也不能改变。两岸领导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
(2)阅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为什么能够会面握手。
(3)结合材料二,从量质变关系角度,说明两岸关系通过习马会面实现66年来历史性突破的原因及其影响。
2017-04-30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国内爆发。年仅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带领团队,担负起了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顾方舟认为,疫苗研发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他带领团队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经过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并在全国“脊灰”暴发城市推广,全国疫情逐渐平息。同时,受到运输条件限制,又面临着疫苗容易失去活性、难以冷藏保存、液体疫苗运输不便等难题,顾方舟团队又经过多年的研究测试,研制开发了脊灰糖丸疫苗,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延长了保存期。

糖丸疫苗的推广,让“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大幅下降,使数十万计儿童免于致残。但顾方舟生前也表达了他的忧虑,“脊髓灰质炎具有传染性,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防治脊髓灰质炎是一项长期事业,医疗工作者不可放松”。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对此,有人认为,顾方舟团队的成果终结了中国对脊髓灰质炎的研究。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021-07-08更新 | 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因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SARS、甲流,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为了不让“猛虎”伤人,侯云德立志攻克难题。干扰素是病毒的“克星”,但长期以来我国干扰素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为让干扰素“平民化”,侯云德团队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研制成功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一类新药一一αlb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如今,我国干扰素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产生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
2018-06-05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