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13 题号:8925395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期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萧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在资本家制帽厂里做工的工人,他每天干十个钟头的活,生产五顶帽子,工资是两块钱。可是这个工人一天十小时生产的五顶帽子,按照市面上的价格,能卖十元钱,扣掉做五顶帽子所花费的各种成本、工具折旧等六元钱以外,还有四块钱的纯利,这就是这个工人一天所创造的价值。这个工人一天十小时创造了四块钱的价值,自己只拿到两块钱的工资,剩下的两块钱就被资本家剥削走了。

材料二   由于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大大高于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许多工人失业,生活非常窘迫,饭都吃不上,可是那些面包生产商、牛奶生产商却宁愿扔掉面包、倒掉牛奶,也不愿意把这些多余的面包、牛奶分给失业人群。

材料三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1)结合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列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3)结合材料三,谈一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
2023-10-21更新 | 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   《永远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


你认为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办法吗?请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理由。
2020-11-09更新 | 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发生一次。除了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平、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美国7次,日本7次,联邦德国7次,法国5次,英国7次;


有人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1-11-06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