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901777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开始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实施了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这一政策变化反映了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正确的意识有推动作用
C.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曲折的D.同一事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科学家深信人的意识功能与脑波密切相关。一些科学家通过模拟脑波的电信号特征,开发出了可以用脑波控制的轮椅,想去哪里用意念操控就可以办到。这一科学进展表明(   )
①意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
②意识活动借助物质手段能转化为实践活动
③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意识新的特性
④科技创新搭建了意识与人脑之间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0-01-06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每年大约要产生2.5亿条废轮胎,大概要50年才能勉强降解掉。我们认为的废品,却被非洲小哥买走并将其做成了便宜又耐穿的轮胎鞋。在非洲小哥手中,垃圾不仅变废为宝,满足了当地民众的需求,减少了污染和浪费,还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设计者的观念创新是使轮胎变废为宝的首要前提
B.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D.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有助于发现产品开发的新形式
2019-12-30更新 | 6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在传统的绘画中,直接体现惊蛰节气特点是不容易的。雷能与雨相伴,可以绘成雷雨图,但是钻入土中冬眠的蛰虫很难表现。于是,古人把最适合体现惊蛰时令之美的物候结合在一起来入画(见图),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节气的特点。这种做法(     

小资料

在《礼记·月令》中“仲春之月”条下,有“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的记载。惊蛰预示着春耕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惊蛰有“三候”,即“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桃花黄鹂图 徐熙(传)五代

桃鸠图 赵佶 北宋

①适应了人们生活实践的需要,有助于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
②体现了古人结合自然各方面信息,反映事物的客观联系
③深化了观者对惊蛰节气时间、物候的认识和理解
④强调了绘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做到客观符合主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6-01更新 | 2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