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宏观调控的含义和主要目标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9036139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环保法修订案,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从修正到修订,从“小修补”到“大手术”,这部新法历经四次审议,期间两次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从立法宗旨到具体条文,写入了民声,体现出民意。


(1)运用“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关系”的知识简要回答:环保法的修订,为什么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
(2)“环保法修订案,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什么道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7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作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架群。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骗你人民群众生活。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新兴产业监管规则,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兴产业统计。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推动“互联网+” 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材料二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若干意见》发布,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振兴东北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就做好丰沛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方案》强调,国有企业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开放协同创新,向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管理改善要效益;要遵循经济和行业发展规律,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活力;要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带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提升。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深化国企改革采取上述举措的依据。
2017-08-01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重要战略部署。

材料一 新旧动能的区别(以第二产业为例)

新动能

旧动能

能源利用

以矿物能源的精细化利用或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物理能源为主导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粗放利用为主导

原材料

以对原子设计、分子制造的新材料以及深层循环利用为主导

以对矿物原材料一次性利用为主导

生产工艺

高度网络化、人工智能化为主导

是以机械化为主导

生产模式

“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

“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

资源约束

能源物理化、原材料元素化以及深层循环化生产

资源匮乏性生产

注:新动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

材料二 某市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为引领,积极发挥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整体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打造新产业集聚的优势。集中力量突破智能科技产业,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的合力,打造六大板块智能科技产业集群,聚集超百家智能科技企业先锋、搭建多个智能科技平台。着力引进高水平智能科技重大项目、龙头项目和高端产业链配套项目。二是加强创新驱动。创新了一系列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计划、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三级孵化体系、全国第一家火炬创业园、全国首推“创通票”,致力于唤醒实验室“沉睡”的科研成果, 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顺利孵化、产业化。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放管服”改革,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1)根据材料一(含注),概括新动能的内涵。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策略的科学性。
(3)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谈谈如何正确对待新、旧动能?
2019-10-05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五”以来我国GDP总量与税收收入占比的变化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GDP总量(万亿元)

74.4

83.2

91.93

99.08

101.6

110

121

税收收入占GDP比(%)

17.47

17.35

17.01

16.02

15.2

15.1

13.77

注:2016-2022年全国减税降费规模累计达到9.6万亿元。

材料二   2023年前11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规模(单位:亿元)

总额

从经济类型看

从企业规模看

18125.09

民营经济13371(占比73.8%)

中小微企业11203.37(占比61.8%)


(1)材料一蕴涵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知识,分析政府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实施减税降费的理由。
2024-02-14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