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9041425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结合材料二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被专家认为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全世界都在采取相关行动。中国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行动。与此同时,居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低碳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
2016-11-26更新 | 1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散养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023-12-02更新 | 1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具体实践的角度看,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新时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地位更加凸显。因此,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和谐统一。新时代,人与社会是“生活共同体”的要求更加全面。因此,必须坚持社会治理新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促进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020-10-20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