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7 题号:90857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18-19高二下·安徽淮北·期末 查看更多[4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阡陌沟渠纵横,绿树繁花相映,粉墙黛瓦错落.....放眼淮安乡村,生态良好、文化浓郁、产业兴旺,一幅美丽幸福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淮安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搞“一窝蜂”,而是规划先行,稳步推进。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对全市农村地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进行摸底,全面了解村落状况。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市级层面制定方案,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笃行致远。针对各地乡村资源不同禀赋,淮安特色田园乡村确定不同的建设方向。淮安区漕运镇小李庄村素有“民歌之乡、掼蛋之源”美称。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过程中,该村新建掼蛋体验馆和南闸民歌大舞台,发展农旅项目,将传统乡土遗存发扬光大;金湖县金南镇福寿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有人认为,只要做好村庄规划,就能建成美丽中国乡村。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023-12-12更新 | 12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复兴文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是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中华民族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

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是挽救民族危亡,追求民族复兴的大后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2023年3月,《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重庆十册添彩<复兴文库>》主题访谈节目连续两周刊播。主题访谈结合融媒体传播特点,通过虚拟演播厅录制,采用访谈视频+海报+二维码+文字稿融媒体形式,实现融媒对话。专家们讲解过程中力求深入挖掘和通俗解读,通过文献背后的鲜活人物和故事,让大后方历史更具感染力,更使《复兴文库》鲜活地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


该节目以融媒创新视角,反映了《复兴文库》的宏大气象、丰富内容和多方面的价值,既有意义有意思。节目一经推出,在各平台和年轻人群中引起热烈反响,观众对抗战大后方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结合材料,说明策划者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主题访谈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以“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为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12-28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0多年前,一批胸怀爱国之志的交通大学师生,坚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迁至渭水之滨,披荆斩棘、治学报国。“为了祖国,为了党,决不吝惜自己的一切力量。我们誓用勤劳而智慧的双手,从祖国的边疆到边疆,自滚滚的黄河到宽阔的长江,掀起一个震撼世界的建设海洋!”1956年西迁伊始,一位交大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时光荏苒,精神永恒。今天,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开启了一场新的长征。在前进道路上,传承好西迁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我们一定能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不负人民期望,不辱时代使命。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传承西迁精神的意义。
2022-03-08更新 | 2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