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7 题号:9216692
近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病原体检测新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找到与癌症相关的病原体,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好的癌症诊治方法。这佐证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真理在发展中超越自身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病毒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19世纪晚期,人类才认识了第一个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人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看到了它。此后,科学家们运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逐步了解了病毒,不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预防病毒传播,而且发明了利用病毒消灭农业病虫害的技术。病毒为了生存不断变异,人类为了健康也不断破解“病毒密码”。人类对病毒的“认识史”说明(     
A.人类对病毒的研究旨在获得对病毒的正确认识
B.病毒世界庞杂,人类的认识始终滞后于病毒变异
C.病毒的不断演变更新体现新事物发展的永无止境
D.人类将会与病毒长期共存、相互博弈、相互较量
2021-06-09更新 | 1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23年4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侯德义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陆地生态系统中人类世的标志物——塑岩,为人类活动对地质循环造成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研究团队在西南地区开展野外地质工作时,偶然发现了塑岩,其塑料组成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丙烯(PP),其粘附的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侯德义表示“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正在创造新的地质记录”。这一发现佐证了(  )
①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在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中发展
②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对人类更有益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0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韩非子·显学》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如今,这句话也成为党和国家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量的积累必然引起事物的飞跃与发展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11-19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