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时代精神的精华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客观唯心主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9316386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上述观点依次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相对主义,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相对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规律具有普遍性,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下列选项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存在就是被感知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2010-04-05更新 | 2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是观念的集合
2016-11-26更新 | 5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北宋哲学家张载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有聚散而无生天,气聚则有形而见形成万物,气散则无形可见化为太虚。”下列选项中,与张载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8-01-12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