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936336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节庆文化中尊老敬老、家人团圆是传统,随着互联网越来越走进人们生活,节假日有了新玩法。假日期间在群里发红包。饭做好了,一家人也上桌了,但是晚辈不能先动筷子,因为现在长辈也流行晒朋友圈了,得等到他们拍完照片后,才能动筷子;然后还要时时注意朋友圈,看到长辈晒了图片,要及时点赞。即使家庭成员分布在各地,也能在网络空间实现家庭大团圆。通过微信语音、视频问好,通过互联网,既传承了传统节庆文化,同时又有了新玩法,使节庆文化得到了发展。

材料二:2019年2月2日,厦门大学潘维廉教授与亲朋好友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祝福。全家“福安”、一生“长乐”,该祝福语取自福建的两个地名,是最具乡土气息,迅速成为福建当地的网络流行语,成为大家互致祝福的高频词。这些“习语”“金句”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又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既充满中国独有韵味,又经过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真正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1)结合材料一,请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有关知识分析节庆文化的保留和适时而变这一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校开展“北京胡同一日游”的文化实践活动,下面是某组同学撰写的调查报告。请你运用《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知识,在横线处按要求填写内容,帮助他们完善报告。

一、调查背景

北京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其内在特色却各不相同,它们不仅是城市的经络,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它们不仅是百姓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传统北京人社会生活的印记。

二、调查过程

文献查阅:北京胡同的历史

北京胡同的历史和现在的北京城一样久远。北京旧城是以元大都为基础修建的,元大都城门内的大街构成了全城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居住区中又有等距离东西走向的若干小巷,这些小巷就被称为胡同。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基本沿袭了元大都的格局,内城许多胡同都是元代的遗存。但自明朝开始,对城市建筑的规范越来越宽松,出现了许多斜街和不规则的街道。

清朝北京有胡同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约2550多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至今街巷约4000多条。


(1)①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保护北京胡同的文化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地调查: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问题一:游客过多、游览质量不佳:目前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超过了10万人次。游客人数严重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对当地的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对街区风貌和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问题二:过度商业化,历史文化景观与商业街不平衡:不少商户与南锣鼓巷体现的历史文化氛围无关,风格简单、特色不突出的吃喝玩乐商铺发展过旺。游客体味不到北京胡同文化,感觉是在逛商品街。


(2)结合调查问题,就南锣鼓巷胡同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_______
2018-01-22更新 | 11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原本乡土文化气息浓重的古村落逐渐出现“空心”现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国家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传统古村落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应如何保护传统古村落。
2018-10-23更新 | 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一条条老街、一处处名胜,以及蕴含其中的历史传说、名人选事等,给一个城市烙上了独特印记,如提起北京就会想起胡同,提起苏州就会想到园林,提起武汉就会想到黄鹤楼……而成都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代水利文化宗师李冰,用他的汗水和智慧,灌溉了成都的千里沃野;武侯祠的英雄和智者们,义结金兰,仿佛还在那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金沙遗址,先人们的肉体被风化了不知多少年,但是,却带不去他们的美好梦想;杜甫的草堂虽小,却涌出了盖世的诗章;琴台路上的那架古琴,仿佛仍然在演奏着《凤求凰》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历史文脉。城市历史文脉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市文化精髓、优良文化传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给人以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为什么必须延续历史文脉?
2018-12-18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