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时代精神的精华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8 题号:967371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回答12—16题:
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      
①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
②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③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④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画饼充饥
③实事求是
④削足适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3.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富人的看法是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5.5.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13高二上·宁夏中卫·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两种观点
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前者是辩证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17-09-03更新 | 10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是机器》是法国哲学家朱里安·奥弗鲁·德·拉·梅特里创作的一部哲学著作。在该书中,作者运用大量医学和生理学的知识,说明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机器一般的物质实体,所谓灵魂只是肉体的产物,从而抨击灵魂不朽的观点。该书的观点(     
①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②混淆了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③属于客观唯心思想,没认清人的本质特性
④否定了意识的作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24更新 | 5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的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2020-01-13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