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中国的外交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背景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974817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他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战略高度看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2)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于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但出于防御性国防策略、地区安全局势保障需要、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中国军队需要保持一定规模。
(1)请从我国对外政策的角度,说明我国举行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原因。
(2)请从当今世界的主题与格局的角度,谈谈对“我国军队裁军30万,但仍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理解。
2017-08-10更新 | 2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这是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的深邃思考,是对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大势,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

2015年9月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习近平主席在“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既从历史和哲学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又从现实角度系统勾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10年来,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路径到擘画“五个世界”总体布局;从在国家之间和地区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打道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思想体系日臻完善,并持续深入人心,先后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深远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什么能深远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2023-08-16更新 | 1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2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亚的斯亚贝巴非盟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赞,中国在遏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中做出了“了不起”的努力,并表示目前的疫情局势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团结与合作来促使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在疫情面前,全人类都是“当事人”。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哪些共同的挑战?
2021-08-31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