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979304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人民英雄。人民英雄是国家的精神基石。那些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英雄,就是我们民族的“脊”,就是我们国家的“梁”。正是他们身上所充盈的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人为民族解放而战斗,为国家强盛而拼搏。这些“脊”和“梁”,不断锻造着我们的民族品格、强化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和身份认同、铸造着社会道德和价值基底。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当今时代提倡崇尚英雄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弘扬塞罕坝精神不仅是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


结合材料,说说塞罕坝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塞罕坝精神。
2020-09-27更新 | 3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单竟逐荣势……唯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储备库选址应遵循储存安全
调运方便的原则。
(2)运用地理学知识说出满足上述原则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条件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016-11-18更新 | 6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守岗位是2020年这个春节最感人的画面和最温暖的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疫情出现时再次挂帅出征,奔赴抗疫最前线,用权威的解说和专业的判断平抚了人们的恐慌,也勾起人们对这位抗击“非典”英雄的集体回忆和满满的敬意。

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疫情中“逆行”的30多天里,每天凌晨两点刚睡,四点又要爬起来.他用倒计时的方式,用生命和时间进行搏斗。

1月24日深夜,除夕之夜,或许我们已在梦乡,而解放军3支医疗队已抵达武汉。

一位质朴的农民,骑了40公里的三轮车给医疗队送来24箱蔬菜.他不会用导航,一路问人找到了地方,手和脸都冻得通红。他说:“这是最新鲜的!我只有这么多了。”

一名男子从土耳其背回一大箱口罩送给民警,民警问他贵姓,他说:“你们不用记得我,我会永远记得我是中国人。”

志愿者何辉,疫情发生后,一直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没日没夜地奔走在各大医院帮忙运送物资,不幸被病毒夺走了生命。

武汉知音湖畔,5万平方米的滩涂坡地,7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驰援建设者,向全体国人和武汉市民立下军令状——“十天,建成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

还有广大一线教师、公安民警、超市人员,外卖小哥——无论他是谁,无论他是做什么的,每个人,都在用奉献、忠诚与生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守护着这座城市.这就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守望相助,这就是中华民族千年不朽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这也是我们能够打赢这场战“疫”的底气所在。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先进事迹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2020-07-29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