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认识具有反复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9881137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11年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但对于鼎内铭文究竟是“司”还是“后”,至今仍有争议;近来,有专业机构通过对更清晰的文物相片的研究,认为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墓主的名字并非“辛追”,而是“避”。古文字释读屡有争议的原因是(       
①认识因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具有反复性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③认识的评价标准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④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4年12月19日,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3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修订: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增加19174亿元。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大、中、小所有学段教材中的“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改修订的哲学依据是
①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就是伴随着谬误修正的过程        ②历史事实是修订的唯一可靠的根据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          ④历史事实会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7-12-12更新 | 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是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对中国2020年的总结。下列与之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1-03-13更新 | 2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