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9881142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理论的价值取决于国家需要的程度       ②理论能否有效地指导实践是判断其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
③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衡量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论若不能为实践服务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香菜一直是一种备受争议的食物,有些人爱之如命,有些人则谈之色变。最近,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人们讨厌香菜的原因也许与DNA有关。该研究小组证实厌恶香菜味道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4%14%。他们的体内出现了某种与嗅觉相关的基因突变,导致香菜对他们而言有一股“肥皂味或泥土味”。这一发现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4-19更新 | 1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过去的几十年,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银河系的半径约为5万光年。2018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完成的一期光谱巡天观测显示,银河系的疆界被大大拓展,半径可能达到约10万光年。银河系尺寸的不断改写将促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星系形成及宇宙演化的一般规律。这表明
①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
②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在全盘否定中获得提升
③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④客观规律随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12更新 | 1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原来讽刺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导致一事无成的现象。在渔业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这一成语却转变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理念。利用休渔期改善捕鱼条件,既符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要求,又有利于维护天然渔业资源的再生与稳定。上述变化说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调整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经过实践检验的社会意识就是正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7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