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 生产决定消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98911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奶粉、韩国化妆品、美国手机、日本马桶盖……近年来,“海淘”“代购”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为什么中国人不买国货而热衷洋货呢?中国生产的相关产品大多以价格取胜,定位聚焦于中低端,不能满足更好地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在消费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的依据。

材料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消费者将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品质,而是更加追求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名牌。“新工匠精神”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强调创造而非制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工匠精神”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推荐1】2015年10月以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

材料一

材料二 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下放,让利企业,各级部门要以“管资本,管股权”为主,让准入更加便利,让更多社会资本家参与投资,甚至主导经营,让市场活起来。二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结合材料一中的高层论述主题,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说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政府提出了哪些要求。
2016-12-13更新 | 20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当前,我国投资、出口增长乏力,而消费大众却排队购买高品质商品、出国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时有发生;钢铁、煤炭等行业中的许多企业产能过剩、库存量大,高铁等高端装备却热销海内外,互联网掀起一轮波澜壮阔创业创新的热潮;民众对短缺的民生类基础设施、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资源期待有加。针对这一形势,国家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升级现有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激发未来增长的新活力。
(1)概括材料一中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出清过剩产能,着力减少无效供给,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经营和劳动者就业的影响和要求。
2016-11-26更新 | 38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支付方式也在改变,网购成为新兴的购物方式之一。“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35%,2015年达到20.8亿元。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50%,2015年达到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调查显示,从我国消费者网络消费心理来看,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中,将价格因素列为首位的占比高达48.4%。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网购迅猛发展的原因。
2017-02-08更新 | 3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