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1 题号:99016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古代十分强调对自然的尊重,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中国古人对于生活环境,大到城邑、园林,小到家居的选择、规划、建设,都有生态和谐的追求。然而,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也曾产生“征服自然”的欲念,忽视对自然的保护,酿成环境灾难。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让人们醒悟。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1)有人说:“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2019年底到2020年初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材料,就人们如何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三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45年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2017年第四代《白毛女》成功复排。创作人员为了使作品既保持“原汁原味”,又具有时代气息,主动向经典学习、向人民学习,深入故事原型发生地—河北平山县河坊村体验生活,新版《白毛女》更加强调回归格局艺术本体,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将以前的对白台词改成唱腔,贴近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它把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融合,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在歌词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歌剧《白毛女》是如何实现创新的。
2020-10-02更新 | 66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家宝藏》自开播以来,通过极具新意的节目形式,让一个又一个原本高居庙堂之上的博物馆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借鉴BBC(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经验,立足于年轻人的需求和收视习惯,邀请了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当我们听完瓷母的故事,我们不再嘲笑乾隆爷的审美,因为他的任性中有盛世涌动的自信。当看到越王勾践剑被年轻的考古人用最新科技再度解码,看云纹铜禁的失蜡法被运用在航天制造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以贯之的强国梦。当萧兴华重病之后将贾湖骨笛的原材料传与徒弟,我们可以看到华夏初音在代际传承之间仍有无穷空间,仿佛还能够听到一句咏叹:亿万斯品,罗列靡遗。谁其守之,惟吾众士,谁其护之,惟吾众士……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宝藏》对我国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作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央视播出《国家宝藏》节目的文化价值
2020-10-02更新 | 7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一些电视台、互联网和直播平台为了获得了高收视率、高点击率,节目内容泛娱乐化,宫斗戏、翻拍的武侠剧、抗日神剧、颇具魔幻色彩的网剧等轮番上演,部分观众也趋之若鹜。据此,有人认为“电视剧作品有意思即可赢得市场,不需要有意义”。
2017年3月,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该剧取材于现实,把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反腐败斗争如实呈现在公众面前。在中央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宏大时代背景下,它回应着民众对反腐题材文艺作品的渴求。该剧大规模起用演技高超的老戏骨,让观众产生较理想的观剧体验。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大突破,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正义的力量,警示了官员、振奋了精神。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就连“90后”“00后”也从由小鲜肉主导的玄幻IP剧、时装剧转移“战场”加入了追剧大军。《人民的名义》能够实力圈粉,从热播发展到表情包大战,更是明确表明:观众心中有杆秤,创作不失准星,分量就不会轻。
(1)“电视剧作品有意思即可赢得市场,不需要有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对文艺创作的启示。
(3)《人民的名义》虽然揭露了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却更能增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对此加以论证。要求:立场坚定,观点鲜明,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
2017-05-12更新 | 2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